2013年12月25日,位于連云港市新浦區濱河新城的浦發路旁地面突然塌陷,隨后形成一個巨大的“天坑”?!疤炜印蔽挥诘缆愤吷弦涣椎V礦區內,直徑約100米,塌方面積約9300平方米,距310國道約280米,距浦發路大約63米,浦發路有約500米的路段穿越了磷礦的“采空區”。事發后磷礦第一時間向連云港市政府、國土以及安監部門進行了匯報,并請專家進行現場勘查,至于塌陷的“天坑”該怎么處置,需要等專家進一步論證。
由于事發地點位于磷礦崩落區,平時都用圍墻圈起防止人員進入,此次塌陷事故,不僅震塌了圍墻,也給310國道及浦發路造成了極大的安全隱患。
受有關部門委托,我院2014年1月23日利用無人機航攝技術拍攝了“天坑”,當天共飛行一個架次,飛行高度200米,影像地面分辨率6CM,共獲得有效航片180張。利用這次航拍所取得的數據及后期處理,不僅提供了“天坑”及周邊區域的三維立體影像,更是為“天坑”的深度、面積及塌陷立方量計算提供了精確的數據,為“天坑”的調查和災害判斷評估提供了最真實直觀的數據。
這次航拍的成功,低空無人機充分發揮了安全可靠、靈活機動、智能高效、方便快捷、不受地理條件限制和高分辨率影像的特點,不但降低了對地理條件的依賴,而且可以大幅提高基礎地理信息快速獲取能力和測繪應急保障能力。
該圖為天坑形成前與形成后對比圖